中国化工网
  产品  企业  供应  求购  资讯  人才  会展  专家  更多>>
帮助 | 登录 | English
   专家技术 在线专家 | 技术求购 | 技术转让 | 合作·委托研发 | 科研资讯 | 专家研究成果 | 高校院所 | 文献查询服务 | 租赁  
推荐专家
  欢迎推荐该院校的教师专家成为中国化工网特聘专家,利用化工网平台,为宣传自己母校做贡献。
  成为中国化工网特聘专家,同时拉近了高校和生产企业的距离,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市场 。
   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技术 > 高校院所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是我国建立最早的化学院、系之一。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93年(光绪十九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阳炼铁厂建立的化学学堂。1896年化学学堂并入湖北自强学堂的格致门,后改为化学门。1913年国立武昌高等师范成立,设数学理化部。1928年国立武汉大学组建,正式定名为武汉大学理工学院化学系,王星拱教授担任化学系首任系主任。1953年全国进行院校调整,湖南大学化学系和南昌大学化学系并入武汉大学 化学系。

    1997年12月在化学系的基础上组建武汉大学化学学院。2000年8月,武汉大学、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和湖北医科大学合并,成立新的武汉大学。2001年1月,新武汉大学对院系进行学科归并,由合并的四校相关专业组建成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简称化学学院)。

    武汉大学化学系建系以来,著名化学家王星拱教授、曾昭抡院士曾在化学系任教,对化学学科的发展和学风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化学学院桃李满天下,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化学业人才和优秀的科技和企业领导骨干。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有十二位是化学学院的毕业生或教师,其中:曾昭抡、柯俊、彭少逸、陈荣悌、查全性、王佛松、游效曾、江元生、钱保功、卓仁禧十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梁骏吾和张高勇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化学学院现有教职工205人,其中:院士3人,特聘教授2人,教授64人,副教授55人,讲师19人,助教3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10人,工程师(实验师)27人。


学校概况

    武汉大学的历史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综合性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百余年的建设发展,奠定了武汉大学坚实的办学基础和卓著的学术声望。2000年8月2日,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发展成为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育人环境优美、在国内外有广泛影响的高等学府。
    110年的武汉大学汇集了中华民族近现代史上众多的精彩华章,孕育了她"和而不同"、求是创新的人文传统和科学精神。珞珈山上风云际会,响遏行云;巨星闪耀,光照寰宇。周恩来、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曾在这里指点江山;辜鸿铭、竺可桢、李四光、闻一多、郁达夫、叶圣陶、李达等曾在这里激扬文字。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3年武汉大学百年校庆之际,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词祝贺。
    武汉大学校园占地面积5034亩,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校园依山环湖,满园苍翠,桃红樱白,鸟语花香;古典式的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现代化的高楼拔地而起,气势雄伟。武汉大学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大学之一。
    迈入新世纪的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和管理学等11大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1个院系以及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现有105个本科专业,238个学科专业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2个一级学科和162个二级学科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
    注重特色,突出创新;追踪国际前沿,加快交叉渗透,武汉大学的学科建设快速向前发展,一批高水平的优势特色学科享誉海内外,学校拥有20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20个学科被列为国家"211工程"第二批重点建设项目,22个学科设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武汉大学名师荟萃,珞珈山上英才云集。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400余人,其中正副教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814人。4位中国科学院院士、7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3位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7位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在这里著书立说,耕耘讲坛。近几年来,一批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在国内外学术界崭露才华,担当起百年名校再铸辉煌的历史重任。
    武汉大学综合科研实力十分雄厚,拥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7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还拥有7个国家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2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优良的学术传统、浓郁的文化底蕴、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充满活力的创新机制,推动武汉大学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社会效益显著,学术影响日益深远。在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到处都留下了武大学人的身影和印记。学校先后参与了三峡工程、南水北调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建设;在南北极科学考察、抗SARS多肽药物等科技攻关中不断取得新的突破;马协型杂交稻、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应用型科技成果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理论价值,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人文社会科学的专家学者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的作用,积极探索关系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决策的理论依据和实施方案,取得了一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大型汉语工具书《故训汇纂》、跨学科的SARS对策研究等成为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服务社会的标志性成果。
    近年来,在自然科学领域,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共计30余项,SCI论文数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位列全国高校前列;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学校在第一、二、三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中获奖数居全国高校第三位,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教育部社科课题和SSCI论文数均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有多项成果荣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中国图书奖。学校连续四年荣获深圳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成交奖和优秀组织奖。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百余年来,一代代学人胸怀祖国、献身真理、探求科学、薪火相传,共同培育了"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优良校风。面对当今时代对人才的迫切需要,武汉大学率先提出"三创教育"的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能力,以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围绕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定位,注重培养高层次人才,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逐步扩大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招生规模,强调研究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如今在校学生规模达4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7000余人。他们在诸多全国性的竞赛活动中夺得了多项桂冠,有7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武汉大学这座如诗如画的高等学府,开启了多少催人奋进的青春之旅,奏响了多少气势恢宏的创业乐章。从这里,走出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7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休戚相关,也是新世纪迫切的现实需要。武汉大学积极利用自身的科技资源优势,通过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方式,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平台,联合创办了七十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促进了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令人瞩目的高水平办学成就,为武汉大学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校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2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
    传承百年辉煌,重塑名校风采。面对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武汉大学制定了尽快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高水平大学"的总目标,提出了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明确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的发展之路,各项工作在稳定中发展,在创新中前进,学校整体呈现出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86-27-68752702
联系传真:
86-27-68754067
E-Mail:
typeng@whu.edu.cn
学校网址:
http://www.whu.edu.cn
所在地区:
学校地址:
中国武汉武昌珞珈山
学校邮编:
430072

站内支持: 企业邮箱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中国化工网 版权所有 1997-2008
服务热线:0571-8822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