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化工网
  产品  企业  供应  求购  资讯  人才  会展  专家  更多>>
帮助 | 登录 | English
   专家技术 在线专家 | 技术求购 | 技术转让 | 合作·委托研发 | 科研资讯 | 专家研究成果 | 高校院所 | 文献查询服务 | 租赁  
推荐专家
  欢迎推荐该院校的教师专家成为中国化工网特聘专家,利用化工网平台,为宣传自己母校做贡献。
  成为中国化工网特聘专家,同时拉近了高校和生产企业的距离,让更多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践中,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市场 。
   您的位置:首页 > 专家技术 > 高校院所 >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的办学可上溯至1907年四川高等学堂化学门与应用化学门的开办,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化学学院形成了涵盖化学学科教、学、研、产一条龙的综合体系,具有完备的化学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拥有化学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点,使得学院的博、硕士点涵盖了化学所有的二级学科,同时还招收环境科学、工业催化、应用化学、农药学、材料学等专业的博硕士研究生。学院建有化学博士后流动站。学院建有绿色化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绿色化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降解与阻燃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科研生产单位。绿色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有机化学与物理化学等学科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学院建有四川省化学基础科学与人才培养基地。化学学科是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之一。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化学学院共有教职工272人。在编138名教职工中有教授29人,副教授48人,在岗博士生导师23名。目前,学院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52%,青年教职工当中目前还有11名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在学院目前的人才结构当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兼职),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B类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资助5人,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资助2人,光华工程科技奖青年奖获得者1人,教育部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3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7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1人,四川省跨世纪人才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目前初步形成了一支以省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中青年学者为骨干,青年教师为主力的师资队伍格局,一支基本素质好,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初具规模。主编的《化学研究与应用》期刊,作为全国化学类核心期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学院科研力量雄厚。近年来,化学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前期项目、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国家重点军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以及省部级科研项目等各级项目。学院科研经费及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逐年增长,SCI收录论文连续多年在全校各院系中名列第一。近年来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部省级以上的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了一批国家发明专利。
    学院的国际国内教学科研交流合作频繁。随着化学科学的发展,学院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近年来学院先后派出百余人次出国深造和合作研究,与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港澳台(地区)等国家或地区的多名专家和国际、国内知名的化学家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接受外籍博士进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开辟了交换学者、学生的共同开展科学研究的渠道,有效地促进了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化学学院成功承办了10余次国际及全国性会议。
    学院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新中国成立以来化学学院为国家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化学人才8000余名。遍布天南海北,许多人为国家、为民族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和好评。比如,陈荣悌、肖伦、高士扬等科学院院士。近2年来,学院根据学校的发展和社会对于化学人才的需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对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模和体系进行逐步调整,目前在校学生1402人,其中本科生894人,硕士生379人,博士生129人。在人才培养工作当中,根据化学学科发展,紧密围绕社会需求,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学院形成了学分制、创新班培养、本科生导师制提前进入实验室培养等为主的行之有效的本科生培养模式。同时通过加强过程培养、目标要求等方式加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逐步形成我院以强化大学生科研训练、培养多层次创新人才为亮点的办学特色,基本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培养方式个性化、教学内容现代化、创新教育特色化、教学管理规范化。


学校概况
     四川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三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4月和2000年9月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原四川大学起始于1896年创办的四川中西学堂;原成都科技大学由1954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建立的成都工学院发展而来;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5个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私立华西协合大学。四川大学现任校党委书记杨泉明教授,校长谢和平院士。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的成都市区。学校设望江、华西校区和江安新校区,占地面积705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0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张澜、吴玉章曾任校长,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朱自清、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等,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2001年评选的古今100位“四川文化名人”的近代50人中,有36人为川大校友;两院院士中50人为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学校设30个学科型学院,建有研究生院、海外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网络教育学院。学科覆盖了文、理、工、医、经、管、法、史、哲、农、教等11个门类,有15个国家重点学科,66个部省级重点学科,27个一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权点,192个博士点,306个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点,118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课程教学基地,1个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围绕创建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的新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新理念,探索建立“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提出了造就“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新目标,形成了以“本科生教育为基础,研究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为重点,其他办学形式为补充”的办学新格局。目前在校本科以上全日制普通学生达5.5万余人,其中硕、博士生18293人,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766人。此外,学校还有成人高等教育学生和网络教育学生。
    四川大学现有教职工11107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特聘院士16人,文科杰出教授2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及学科评议组成员1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9人和讲座教授3人,教授(级)1047人,副教授(级)2170人。
    四川大学是国家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及其他中心10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中心60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级临床研究基地4个,医疗技术精湛的附属医院4所。学校在文学、史学、数学、材料、能源、化工、轻纺、生物学、口腔医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方面都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4年,全校理工医科研经费超过5亿元,社科经费达到4500万元;学校是全国高校6家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之一、全国10个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大学之一,学校科技园是国家最早批准的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试点之一。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028-85412290
联系传真:
1
E-Mail:
chwehu@mail.sc.cninfo.net
学校网址:
http://www.scu.edu.cn
所在地区:
学校地址:
成都市望江路29号
学校邮编:
610064

站内支持: 企业邮箱 - 服务项目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法律声明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中国化工网 版权所有 1997-2008
服务热线:0571-8822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