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圈 | 全球化工网 | ChinaChemNet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服务中心 
专家首页 > 日用化工 > 详细问题
咨询问题我要详细了解该课题 

技术转让

ZPT和P.O的技术转让吗?价格是多少?投资的成本大约多少?

咨询者: 咨询时间:2006-07-24 状态:已回复

专家 王金勇 解答表达感谢 继续咨询该问题 参与讨论

P.O项目目前属于公司
公司有意思转让
价格大概在20~30万

回复:王金勇 回复时间:2006-08-02

留言 06-08-09 19:57 发布者:回复 参与讨论

您所说的20-30万是纯粹的技术转让费还是包括了设备等成本?若不包括设备投资另需多少?这个技术的前景如何?目前市场价是多少钱一吨?

留言 06-08-10 12:28 回复者:王金勇咨询 表达感谢

去屑止痒剂(P.O)
目录
 去屑止痒剂的分类
 去屑止痒剂的作用机理及功效
 P.O产品介绍
 去屑止痒剂的应用比较
 市场前景展望
 预期效益

一、去屑止痒剂分类
第一代: 硫磺、水杨酸、硫化钠、硫化铁等
十一烯酸及其衍生物
第二代: 活性甘宝素
ZPT(吡啶硫酮锌)
第三代: 吡啶酮乙醇胺盐(P.O)

二、去屑止痒剂的作用机理及功效
目前添加于香波中的去屑止痒剂经历了三代五大类发展,以下对各类作用机理和优缺点做简单描述。
第一代去屑止痒剂
• 硫磺、水杨酸、硫化钠、硫化铁等,它们能够杀菌,但是刺激性较大。
• 十一烯酸及其衍生物对皮肤刺激性小,有抗脂溢性,使用后可以减少脂溢性皮肤病,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去屑止痒剂。
第二代去屑止痒剂
• 活性甘宝素通过对头皮上的卵状芽泡菌属以及卵状糠疹菌属(如白色念珠菌和发藓菌)的抑制作用,从而达到去屑止痒的效果。
• ZPT(吡啶硫酮锌)对细菌和真菌有强大的杀灭和抑制繁殖作用,能够抗皮脂溢出。
第三代去屑止痒剂
• P.O通过抑制细菌的抗氧化作用,达到抑菌和杀菌的目的,具有广谱抗菌性。它从根本上阻断头屑产生的外部渠道,从而达到根治头屑、止痒的功效,而且P.O可以取代防腐剂。
小结:
• 第一代产品目前基本已被淘汰。
• 第二、三代产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流。
•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洗发护发产品大多所使用的是P.O、吡啶硫酮锌(ZPT)、活性甘宝素三种去屑止痒剂抗菌。
例如:广东雅嘉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吡啶酮乙醇胺盐p.o)
飘柔、潘婷、海飞丝 (吡啶硫酮锌ZPT)
风影 (活性甘宝素)

三、P.O产品介绍
(一)、基本性质
• 中文名称:1-羟基-4-甲基-6-(2,4,4-三甲基戊基)-2-(1H)-吡啶酮乙醇胺盐
• 英文名称:1-hydroxy-4-methyl-6-(2,4,4-trimethylpentyl)-2-(1hydrogen)-pyridone ethanolaminesalts,简写为P.O.。
• 分子式: C16H30N2O3
• 分子量: 298.4
• 结构式:




(二)、产品的功能及用途
1、该产品具有优良的去屑止痒效果,独特的去屑机理,优良的溶解性和复配性,安全、无毒、无刺激,主要应用于洗发护发类产品中。
2、到目前为止,是唯一可用于免洗类发用品的去屑止痒剂。
3、P.O.的止痒效果极好,还具有杀菌、除臭功能,在化妆品中可作防腐剂,在香皂中作杀菌剂,并且有增稠性。其本身含高溶解性质,易与其他原料混合而不受粘度的影响。
4、P.O可用于透明洗发精及抗屑护发液内,其可与阴离子、阳离子及两性表面活性剂相溶,但与有些香精成分不相容,在可冲洗之产品中,其建议用量为0.5-1.0%(W/W),而免冲洗残留在头皮上则为0.05-0.1%(W/W)。
因此P.O.是一个多功能去屑止痒杀菌剂,在洗发护发品、浴液、化妆品、洗涤用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三)、产品规格
产品指标规格表
项目 指标 测试方法
活性物含量 Min99.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干燥失重 Max2.0% 真空室温放置6小时
灰分 Max0.2% 高温灼烧
熔点 130-135℃(分解作用) 熔点仪法
PH值(1%悬浮液20℃) 8.5-10.0 PH计法

四、去屑止痒剂的应用比较
接下来主要通过以下两点对不同去屑止痒剂性能进行比较测试。
1、去屑止痒性能比较 。
2、安全性能比较 。
a、去屑止痒性能比较⑴⑵⑷⑸
(1) 含相同Z.P.T或P.O量香波去屑效果比较

加入0.5%Z.P.T或0.5%P.O香波,经过六周八次使
用后,发现P.O.的头屑减少81.7%,Z.P.T减少68.6%。
(2)含不同ZPT和P.O量去屑效果比较
表1 ZPT和P.O去屑效果比较 (使用二周后)
品种 P.O% ZPT% 占总实验人数百分比%
ZPT>P.O P.O>ZPT
护发素 0.3 0.3 9 29
0.5 1.0 8 33
香波 0.75 1.0 7 47
1.0 1.0 8 49
备注: >表示去屑效果好于
表1显示:0.5%、0.75%、1%P.O含量的香波去屑性能明显优于1%加入量的ZPT香波。
(3)P.O与甘宝素(CLM)去屑效果的比较
使用0.75%P.O六周后头屑减少了51.4%,同时应指出在使用第二周和第四周时,去屑效果已非常明显,分别为9.1%和23.5%;使用含1%甘宝素香波,六周后头屑减少44.2%,而在第二周和第四周时,其头屑减少4.8%和18.1%。
(4)止痒性能比较
表2 P.O与ZPT在香波和护发素中止痒效果比较
品种 P.O% ZPT% 占总实验人数百分比%
ZPT>P.O P.O>ZPT
护发素 0.15 0.3 10 30
0.3 0.3 20 31
0.5 1.0 10 25
0.75 1.0 16 33
香波 1.0 1.6 15 34
备注: >表示去屑效果好于
  表2显示,不同加入量下P.O的去痒性能较好。
2、安全性能比较⑶
去屑止痒剂的安全性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根据有关技术资料介绍,常用去屑止痒剂的安全性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进行比较:急性毒性 、亚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和致癌毒性 、胚胎致毒性和畸胎致毒性 、诱变性 、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 。
常用去屑止痒剂的安全性能对比如下:
(1)急性毒性
表3 急性毒性对比表
口服(鼠,LD50)(mg/kg体重)
SeS2 138
ZPT 170
甘宝素 400
P.O 8100
注:根据毒性分类标准,我们可以将SeS2和ZPT纳入“中等急性毒性类”,P.O纳入“无急性毒性类”。
(2)亚急性毒性
表4 亚急性毒性对比表
去屑剂 实验方法 最高无反应量
ZPT 喂养 15ppm/diet
甘宝素 口服 15mg/kg.b.w./d
P.O 口服 100mg/kg.b.w./d
去屑剂亚急性毒性对比实验周期为三个月,由表4可以看到ZPT的亚急性毒性明显大于甘宝素和P.O,其最高无反应量只有15ppm/每餐。
(3)慢性毒性和致癌毒性
根据长时期的口服和皮肤涂敷实验,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应用报告,在实验中发现除了SeS2可能有致癌毒性外,其他常用的去屑剂,如ZPT、甘宝素、P.O都没有慢性毒性。
(4)胚胎致毒性和畸胎致毒性
去屑剂 实验动物 最高无反应量 NOEL
口服 皮肤涂敷 极限用量
ZPT
鼠 7.5 15.0** -
兔 1.0 100.0** -
甘宝素 鼠 30.0 - -
P.O 鼠 - - 2000**
兔 63.0** - -
备注:* *--极限用量,指增加到此极限用量时仍未发现对胚胎有致毒性 。
由上表可知,P.O对胚胎毒性最小。
(5)诱变性
通过AMES检测法、微原子分析法DNA结构分析法等不同的实验手段对生物体作大量的活体检测,发现现有的去屑剂都没有诱变性。
(6)对皮肤和粘膜的刺激性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在常用的去屑产品中以SeS2 的刺激性最大,国外含SeS2去屑剂的香波,通常都要标明“请勿接触眼睛”。刺激性居第二位的是ZPT。ZPT不慎进入眼睛10S内冲洗无刺激感,若时间较长会引起结膜炎、粘膜灼热痛和眼睛红肿等不适反应。与上述去屑剂相比,活性甘宝素无明显刺激性, P.O的刺激性非常小。
小结
通过以上数据证明,与常用的去屑剂相比,P.O的去屑止痒效果最佳,并且其毒性和刺激性最低,即使用安全性最高。 而且现在许多厂家用它取代防腐剂,相继向市场推出了“无防腐剂去屑香波”、“无防腐剂去屑发乳”和“无防腐剂去体臭肥皂/膏霜”等产品,从而迎合了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化妆品“高效、低刺激、无防腐剂”的要求。

五、市场前景展望
好的去屑止痒剂应具备以下条件方可以占有市场:
1. 无毒、无异味、无刺激或低刺激
2. 杀真菌效果好
3. 良好的配伍性能
4. 稳定性好
5. 对成品本身无不良影响
P.O是香化协会经销的新型水溶性去屑止痒剂,与化妆品各种原料混合不会发生沉淀或分层现象,其机理是通过杀菌、抗氧化作用和分解过氧化物等方法,从根本上切断头屑产生的外部渠道,从而有效地根治了头皮发痒和头屑的产生。P.O适用于香波基质pH值在5~8的范围使用.加入量为0.2%~0.5%,也是目前最有效的去屑止痒剂之一。

六、预期效益
以一年销售10吨计算,销售收入为580万元,利税可达180万元.

参考文献
⑴ 王元祥.洗发膏添加剂“PDX”的研制.日用化学工业,1990,(3): 5-8.
⑵ 彭洪斌.几种杀菌剂的性能特点及其在发用品中的运用.日用化学品科学,1996,(12):35-35.
⑶ 周德藻.常用的去屑止痒剂.日用化学工业,1997,(4):35-39.
⑷ 王元祥. 1-羟基-2-H吡啶硫酮及其盐类的合成和应用.江苏化工,1991,(2):31-33.
⑸ 扬玉龙,宋炳生. 1-羟基-2-吡啶硫酮类抗菌剂的研究进展.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8,(3):224-227.

【问题】: 06-08-09 19:57   
您所说的20-30万是纯粹的技术转让费还是包括了设备等成本?若不包括设备投资另需多少?这个技术的前景如何?目前市场价是多少钱一吨?

共有2条记录  1

注意:以上网友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
回复
  • 内  容:

  • 签  名:
  • 上传图片: (jpg,gif,jpeg,bmp,png格式)
用户发布回复请严格遵守以下发布细则:
  1)不得发布虚假、造谣、诽谤、漫骂、辱骂、中伤或包含人身攻击的的信息;
  2)不得恶意灌水,不得重发、滥发信息;
  3)不得发布与主题无关或相关度不高的信息;
  4)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规定,不得发布、传播与麻醉原料药、精神原料药、医疗用毒性原料药、放射性原
       料药、戒毒原料药,以及相应的成品药有关的任何信息;
  5)根据国家有关条例通知规定,不得发布与时政、社会、娱乐、体育、文化等新闻有关的信息;
  否则将删除回复,甚至屏蔽帖子回复人的ID,构成违法、犯罪的,将依法移交给公安机关处理。
  化工网全权保留被发布于本网站所有信息的编辑权、发布权、解释权等权利。
  谢谢合作!
推荐专家专家登录
  • 专家姓名:王金勇

    性别:男
  • 技术职称:高级工程师

    年龄:
  • 所在地区:中国/江苏
  • 【专业方向】日化(护发产品),橡塑助剂
  • 【技术服务】该专家愿意提供以下技术服务:有机化工合成技术咨询,化工分析咨询,文献查阅
  • 专家介绍  研究成果  技术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