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产品 | 企业 | 商机 | 资讯 | REACH | 人才 | 会展 | 专家 | 论坛 | 更多>>会员登录
您的位置:化工网首页 > 专家 > 王公应
  • 专家简介
  •  
专家姓名 王公应 性  别  男
学  历  博士 年  龄  43
职  务  副所长,副总经理,总工程师 所在地区  中国/四川
技术职称  研究员 特殊称号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专业方向  有机化工
所在单位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技术服务 承接催化及清洁生产工艺合成技术攻关,新型催化剂技术难题。
个人介绍
王公应 研究员:生于1963年,现任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四川省纳米科技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天然气化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合成化学》副主编,《天然气化学》(英文版)编委。1979年9月至1989年3月于华东工学院先后获化学专业学士、精细化工专业硕士和有机化工专业博士;1989年3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工作;1998年10月至1999年5月美国AKRON大学访问教授;2000年8月至9月在日本东京大学、大阪大学等学校访问、讲学。1996年获第四届四川省青年科技奖,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2年四川省学术带头人. 从事催化及清洁生产工艺、淀粉基绿色化学品及特种纸助剂的研究。主要主持国家攻关、“863”、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方向项目、院地合作项目以及中国石油等大中型的重点攻关课题。申请专利35项、授权8项、实施5项,发表论文50多篇,鉴定(验收)成果10项,培养研究生20名。获得一项国家攻关优秀成果、一个国家级新产品和国家“九五”攻关先进个人等五项省部荣誉。 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碳酸二甲酯催化剂的研究开发”,研发出5吨/年新型催化剂剂CuMP制备技术,获得授权专利1项,被评为国家“九五”攻关优秀成果。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支持下,已开发成功100吨/年催化剂技术,批量生产的催化剂在4000吨/年碳酸二甲酯生产装置上应用获得成功,解决了生产碳酸二甲酯的技术瓶颈,使我国成为意大利之后第二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国家“863”计划和中国石油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碳酸二甲酯替代剧毒光气与苯酚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苯酯是一种清洁生产工艺,能否实现工业化,关键是催化剂和适合该反应的工艺流程。针对国外专利在催化剂和工艺方的缺点,对传统催化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到了对催化剂及工艺设计有指导作用的基础性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研究出一种新型复合催化剂和两步反应分离一体化工艺。已完成1000吨/年碳酸二苯酯关键技术中试,申请和授权专利11项,通过国家“863”和中国石油的项目验收,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可为工业化装置提供软件包,解决了我国聚碳(PC)级碳酸二苯酯的关键的技术,突破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碳酸二苯酯主要用于合成PC, 我国2004年进口量超过了70万吨,在未来5~10年需求量以10~15%的速度增加。国内仅有一套千吨级光气法PC生产装置且产品质量差、污染严重。在未来5~10年内,国内PC的生产能力将达到40万吨/年,对碳酸二苯酯的需求将达到35万吨左右。该技术已引起国内20多家大型企业和LG、BAYER等国外公司的关注,现已与有关企业合作进入5000吨/年工业实验阶段,产业化后能推动形成产值达100亿的清洁生产碳酸二甲酯、碳酸二苯酯、聚碳酸酯的产业链。 研制的高温抗老化助剂,使变压器用纸每年可出口创汇2000万美元。高效阳离子淀粉已完成3000吨/年中试,能替代国外进口产品,进入试销阶段。 国家高新工程军工配套项目SC催化剂是军用核反应堆的关键技术之一,已基本完成。 尿素醇解合成碳酸二甲酯等技术已进入中试阶段。